至于进货渠道,她已经瞅准了一个内陆城市中的一家新建的批发市场,据她所知,这个批发市场建于两年前,里面的经营项目和种类跟广州的差不多,但路程要比到广州近一半儿。
路程近了,就意味着节省费用和时间,节省了费用和时间,就意味着节约了成本。这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大大提高。
杜昕月亲自带着租户们去了一趟那座城市,到那家新开的批发市场走了一圈儿。另外,她还带着租户们逛了几座大城市的商场。
这趟行程让租户们大开眼界,尤其在将批发市场的商品价格和商场的商品价格对比之后,让大家伙看到了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从而对自己做为零售商的前景有了足够的信心。
事实胜于雄辩,杜昕月知道,她给他们讲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身去体会。
一些聪明的租户,甚至趁着考察的机会,确定了自己的经营项目,并且与批发商谈拢了价格和进货方式。
这些先下手的租户,也让杜昕月看到了做零售生意的希望。
谁说生意难做?其实只要你拥有足够灵活的脑袋,虚心学习敢于尝试,并且勇于抢占先机,你就会在生意场上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实惠。
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那些最先确定经营项目,最先下手进货、开张的人,他们的生意后来是最红火的。
而那些犹豫不决,思前想后,又担心选中的项目不好卖,又怕赔钱的人,最后勉强确定了项目,生意也平平淡淡。但好在这个时候做小本小利的零售生意的普遍不错,真正赔本的也是凤毛麟角。
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总觉得自己的货不好卖,看到别人家的啥货好卖,他就去进啥货来卖。仿效的结果往往是,同样的货在别人家卖得很好,到了他家就卖不动了。
弄到滞压难卖的货是最闹心的,滞压的货一大堆,却还不得不去上新货,这就会导致滞压的货越来越多,资金都压在货里了,流通中的资金就会受到限制。到最后只能去集市上甩卖。
王广财和苗艳树现在就在集市上甩卖他们的高价真皮鞋包。
他们在镇上的专卖店,开张头一个月,连租金都没赚回来。他们只能咬牙一再降低售价,但是前来光顾的依然很少。进来的也都是看热闹的人。
又一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起色,他们只能退掉了门市,将高档鞋包拿到集市上去甩卖。
王广财使出浑身解数,什么“挥泪大甩卖”“跳楼大甩卖”“老板跑路,鞋包抵债,给钱就卖”,最后勉强勾回了一些本钱。
有了这次教训,王广财再不敢进价格高的高档货了。
他一个人在镇上转悠了两天,回来跟苗艳树和郭宝珍说,他还要去广州,还是要进一些俏货回来卖。
“行,俏货本钱少,风险也小,不怕赔。”郭宝珍附和说。
苗艳树却摇摇头,他说:“不好,俏货赚钱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