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又走了三刻多钟,来到一条巷子的
屋里摆设不算奢华,但精致,干净,一尘不染。
最后捐了二百两银子的香油钱。
丫头也认识,是朱夫人身边的二等丫头,叫黄莺。
丁香糯糯道,“他不要是他的损失,咱又没有损失。”
净了手和脸,饭菜已经摆上桌。
她笑道,“老掌柜和姐儿来了,请进。”
看见红红的樱桃,丁香又想起前世的一句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是一座两进宅子,不大,胜在幽静。
次日又去街上玩了一天,回家之前丁香买了许多大枣、糯米粉、冰、芝麻。
丁香问了一些朱夫人的情况。
柴嬷嬷又笑道,“这些东西是夫人让老奴带来的,说姐儿娇贵,哪怕住在外面也不能受委屈。”
酉时末,残阳如血,他们终于来到石州府城门。
丁壮纳闷,“香香买这么多大枣作甚?这里的大枣没有咱胶东大枣好吃。”
先做糯米枣。去掉枣核,把枣子一边划开,塞进一段糯米条,锅中放入适量冰熬成色,加水,把枣子放进去煮一刻钟,收水后撒上熟芝麻即可。
这几日天气晴好,大船于四月十一傍晚到达衡河县。
一路舟马劳顿,丁香吃了几口就去沐浴歇息,丁壮继续喝酒。自己喝不过瘾,把张伯叫过来一起喝。
柴嬷嬷亲自服侍丁香沐浴。
柴嬷嬷笑道,“也不怪我家老爷夫人心疼姐儿,姐儿就是孝顺。”
这种素点好吃好做,食材简单,关键是这个时代还没有。
四月十五卯时,丁壮和丁香带着绫儿、柴嬷嬷,两小盆糯米枣和雪球糯米枣,由张伯赶车去了郊外紫龙山。
丁香笑道,“嬷嬷回去给我伯娘做,她肯定喜欢吃。”
绫儿上前拍门。
明远大师在此讲禅,不说本地人,许多得到消息的外地人都赶了过来。
进了寺庙,香雾缭绕。
今天天气非常好,风和日丽,朝阳火红,碧波如绸缎般微微抖动着。
来到西屋,床上东西都是江南出的钱绸宋锦。
照丁壮的本意,要烧头炷香,要捐五百两银子。但朱潜的意思是不要太引人注意,低调行事。
他们直接被请进上房。
樱桃又少又贵,这两年有钱了才舍得买点,买了都是紧着丁香吃。
绫儿已经在小榻之间的小桌上摆上生、点心、樱桃。
不仅那两个护卫远远跟着,周围还有保护的人。
看到熟悉的面孔,丁香也高兴,“柴嬷嬷。”
柴嬷嬷笑道,“夫人身体好多了,还剩几片人参没舍得吃,说要放在关键时候用。她想姐儿得紧,想去乡下看姐儿,老爷说再等等……少爷还没定亲,夫人着急呢,少爷却是一点都不急……”
他们捐了二百两,就两个人都去。
拎着食盒的柴嬷嬷和绫儿去廊下坐着等候。
谢谢小婉子happy、最爱满宝、水中的浮萍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月票及订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