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1章 故人如故(1/2)

第521章 故人如故

老妇人对赵孝骞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儿子运气好,遇到了贵人,被贵人栽培提携,家里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换了以前,母子俩住在巷子里的鸽笼屋,那里大约是汴京城里最穷困的贫民区了,饶是如此,母子俩还经常吃不饱饭,张小乙当个跑腿的闲汉,若是一两天没买卖,母子俩就得挨饿。

直到后来遇到了赵孝骞,张小乙也是个聪明人,果断抓住了机遇,这才让家里翻了身。

最大的变化是,张小乙有编制了,他已入了皇城司。有了俸禄,家里也有了余钱,郡王殿下还给他们母子买下了这座宅子。

宅子仍不算大,只是个两进的院子,但在汴京城,能拥有两进小院,已然是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了。

大半年未见的赵孝骞亲自登门,老妇人欢喜不胜。

她就知道,贵人不会忘了她的儿子,而她的儿子,也一直对贵人忠心耿耿。

忠心的人,是不可能被主家忘记了,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寒舍简陋破败,实在委屈贵人了,老身又是个眼瞎的,说来耽误了我家小乙的前程,只恨老身不早早被阎王收了命去,留在这人世上拖累了小乙……”

老妇人一边领着赵孝骞往里走,嘴里一边念叨个不停。

赵孝骞含笑打量着这座小院。

确实有点破败,但很整洁干净,地上寸尘不染,显然是经常打扫,丈许方圆的院子里搭了个葡萄架,夏天真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茂密的叶片下,结了一串串或青或紫的葡萄。

葡萄架下是一套竹桌竹椅,竹桌上摆着一个针线小篮,还有一幅未完成的喜鹊闹枝的绣活。

这个小小的家,很温馨,方寸之地,满溢浓浓的幸福味道。

赵孝骞甚至觉得它比自家的楚王府都温馨多了。

不待老妇人招呼,赵孝骞一屁股坐在竹椅上,抬手从头顶摘了一串熟透了的紫葡萄,也不必清洗,剥了皮便往嘴里送,动作行云流水,一点也不见外。

老妇人虽眼盲,但也听得出动静,听赵孝骞坐在竹椅上自己摘葡萄吃,吃得吧唧嘴儿,老妇人脸上露出了欣悦的微笑,毫无神采的眼中竟也露出几分慈善之色。

坐下跟老妇人聊了一会儿,门外便传来脚步声。

赵孝骞脸带微笑朝门外望去,赫然看到张小乙回来,但令赵孝骞吃惊的是,张小乙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女人。

女人大约二十来岁的模样,穿着很简朴的粗布钗裙,略显枯黄的发髻斜插着一支筷子似的木簪,容貌甚为清秀,但脸色显得有点蜡黄,个子不高,大约只到张小乙的肩膀下。

女人跟在张小乙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路,头也不抬,眼睛只盯着张小乙的脚后跟,跟着他的脚步而行止,看起来有点自卑的样子。

张小乙跨进门便看到院子里坐着的赵孝骞,正朝他微笑。

张小乙一愣,当即便快步上前,双膝不由跪了下来,露出惊喜的表情,语气却哽咽了。

“殿下回京,满城皆知,我就知道殿下会来看我的。”

赵孝骞含笑扶起了他:“起来,别动不动就跪,没点骨气……哈哈,你家葡萄不错,甜丝丝的,回头摘几串我带回家给我爹尝尝。”

大半年不见,简单一句话便是重逢如常见,再无半点疏离。

张小乙也笑了:“我这就把院子里的葡萄全摘了,明年再多种一些给殿下送去。”

“不用,几串尝个鲜就够了,给你老娘留点儿……呃,你身后那位姑娘是”

张小乙这才想起来,急忙转身将身后的女子拉到前面来。

“殿下见笑了,这位是我即将过门的妻子,小娥。……小娥,这位便是我的贵人,大宋河间郡王殿下。”

话刚落音,赵孝骞摆摆手:“不是贵人,是朋友。”

说着赵孝骞起身朝女子行了一礼:“赵子安拜见嫂夫人。”

女子被赵孝骞的名头吓到了,见赵孝骞行礼,愈发惶恐不安,不自禁地朝后退了两步,躲在张小乙身后不敢露头。

张小乙有点尴尬地笑:“殿下莫怪,小门小户的,没见过世面……”

老妇人在一旁笑得灿烂,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递给小娥,道:“乖媳儿,快去州桥买点肉菜,再打两角酒,好生给贵人露一手厨艺。”

小娥接过钱,一声不吭地朝门外走,走了两步突然停步,转身飞快朝赵孝骞敛衽一礼,然后逃命似的跑远。

直到女子出了门,赵孝骞才朝张小乙嘿嘿一笑:“小乙啊,你了不得啊,半年不见,居然不声不响娶了个婆娘,看模样比你小七八岁吧,你这三十年的纯纯老光棍儿,还有这本事呢”

张小乙老脸一热,不自在地笑了:“缘分而已,其实认识她已两三年了,当初都在州桥青楼勾栏讨生活,今年才与她定下了亲事。”

赵孝骞点头:“何时成亲聘礼怎么说回头我让人送二百两银子过来,过聘纳彩摆酒席什么的,手头宽裕点,人生大事也办得风光点。”

张小乙急忙摇头:“不要聘礼,也不摆席面,邀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顿酒便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