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9章 仗义屠狗(1/2)

第529章 仗义屠狗

汴京的舆情,一夜之间爆发了。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计划,早在赵孝骞上朝会之前,父子俩便已定下。

擅杀犯官的事,确实犯了法,赵孝骞被拿捏住了这个把柄,无论如何都洗不白的。

但是赵孝骞抓住的是民众的心理。

即“法理不容,情有可原”。

大宋的百姓都是朴实且单纯的,他们眼里善恶是非分明,好就是绝对的好,干了违法的事也是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浪子回头也得打个问号。

这种朴实的观念,直到千年以后都未曾改变过。

一个人的好,能掩盖千百种坏,哪怕他恶贯满盈,他仍是个好人。

赵孝骞做的事确实犯了王法,但他问心无愧。

说书先生将真定府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说出来后,百姓们民怨沸腾了。

郡王殿下只不过杀了一批坏人,他做错了什么

朝廷的法度难道连情理也不讲了吗把人犯押回汴京杀,跟在真定府杀,有什么区别

现在为民除害的大功臣,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下了狱,据说朝廷还要问罪,这岂不是颠倒黑白

功臣被问罪了,谁帮大宋抗击辽国好不容易争来的大好局面,难道又要退回到以前那段屈辱的时光

当天夜里,汴京的勾栏瓦舍灯火通明,说书先生一夜不眠,赵孝骞的故事说完了,一批看客走了,另一批看客闻讯而来,坐在勾栏里要求说书先生重新说。

说书先生们真就整整说了一夜,一遍又一遍来回反复的说,快天亮时,看客们终于散尽,而说书先生们也都哑了嗓子,一点声音都发不出了。

当然,这一夜,说书先生们也赚大发了,一批批的看客毫不吝啬,尤其说到赵孝骞被冤下狱这段时,看客们义愤填膺,不知如何发泄,于是大把的铜钱朝说书先生身上砸。

天亮之后,民间舆情的影响力很快便蔓延到了朝堂。

新的一天,汴京的百姓商人们继续为生计奔波,闲汉们三五成群聚集,但今日的汴京气氛却与往常大不一样。

人们各自聚堆,纷纷议论着关于赵孝骞的故事。

市井民间的反应颇为一致,百姓商人们都为赵孝骞鸣不平,认为朝廷不公,不该如此草率处置,令功臣寒心。

仗义每多屠狗辈。

当民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时,终究有人站了出来,发出了愤怒的高呼。

上午时分,三五名闲汉聚集一处,一同来到开封府堂,取过府堂外的鼓槌,用力敲起了鸣冤鼓。

那面鸣冤鼓,多年未曾被人敲响过,上面已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今日骤闻鼓声,整个汴京城都地动山摇。

开封府衙内,官吏差役被吓坏了,气急败坏地穿戴官服跑出来。

鸣冤鼓响,衙内上下官吏人等,必须马上开堂问案,不得延误怠惰,这是朝廷铁打的法律。

鸣冤鼓被闲汉们敲得起劲,开封府尹吕嘉问匆忙穿戴官服来到公堂,堂上已有两列差役静候。

吕嘉问抬眼扫了扫堂外那群还在敲鸣冤鼓的闲汉,一看那些人的穿着就知,这是一群汴京城里的混子。

但混子也是百姓,百姓鸣冤,府尹必须开堂。

吕嘉问只好无奈地下令将鸣冤之人带上堂来,惊堂木一拍,喝问堂下何人,何事告官。

三五名闲汉昂首挺胸站在公堂上,大声回道:“无他,只为河间郡王鸣不平,朝廷不公,朝堂有奸人蒙蔽圣听,残害忠良,我等虽市井屠狗之辈,亦当为郡王殿下叫一声冤屈。”

吕嘉问重重叹气。

百姓无知,却偏偏有一股莫名其妙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居然敢为赵孝骞出头,百姓有此胆魄,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可他这位开封府尹难道也无知

河间郡王这事儿,水深得很,莫说这几个百姓,就连他这个开封府尹也不敢轻易掺和,你们这几个货,饭都吃不饱,何德何能敢掺和这事儿

所以……

百姓你好,百姓再见!

吕嘉问连话都懒得回,猛地一拍惊堂木:“退堂!”

鸣冤的闲汉们大怒:“是非不问,黑白不分,有案不审,有冤不伸,你这开封府尹也是坏人!”

吕嘉问勃然大怒,本不想跟你们这些社会闲散人员计较,结果你们还敢骂官,这就不能忍了!

“来人,拿下,杖责二十,拘役十日!”

此时的开封府衙外,已聚集了无数看热闹的百姓,而鸣冤的闲汉们显然也都是人来疯,见吕嘉问问罪,闲汉们不怒反喜,一副英勇不屈的模样,也毫不挣扎,任由差役们将他们反剪双臂押下。

他们的脸上带着光荣就义的表情,一个个昂首挺胸走出府衙。

外面围观的百姓突然爆发出一阵轰然喝彩声,都在为这些路见不平的闲汉们叫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mkmk.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