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恭喜官人
“丹书铁券”这东西,确实是挂中挂,一般人破不了。
它的本质只是一块铁牌子,上面刻的字用丹砂涂描,故而名叫“丹书铁券”。
华夏有史以来,得到丹书铁券的人不少,不仅是柴家,也有唐末的吴越国钱镠。
其中钱镠的丹书铁券在明朝时救了全族的命,钱氏一族因为此物,被明太祖朱元璋特旨赦免过,这才有了后来为新中国建立功勋伟业的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
有时候不得不信,冥冥中真的有一种玄妙的力量,在保护华夏的国运。
而柴家的丹书铁券,不好意思,它对华夏的历史并没有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也没有发展出有意义的故事线。
赵孝骞能混到如今的地位,当然是有理智的。
他知道,柴家的事,好像真的查不下去了,不是怕担祸,而是真的没有办法,就算拿问了柴家的人,最终也不得不放出来,拿问毫无意义。
国法难违,问题是,柴家就是国法啊!
“事情就这么算了”赵孝骞叹息,神情很不甘。
换了其他人,赵孝骞该办就办,哪怕是在汴京,他都敢跟当朝宰相互怼掰腕子。
如今在真定府自己的地盘上,结果却拿柴家无可奈何,实在有点憋屈。
李清臣苦笑道:“不算了又能如何拿问柴家人容易,但汴京朝堂都不敢问柴家的罪,殿下拿问了他们,最终的结果是柴家无罪释放,而殿下你,却会被朝臣参得灰头土脸,何苦呢。”
赵孝骞叹道:“是啊,何苦呢……”
好像,只能如此了。
田镜还关在大狱里,赵孝骞已没了回去审问的心思,审来审去,真正的嫌犯抓不了,有何意义
转身朝大狱瞥了一眼,赵孝骞淡淡地道:“把田镜放了吧,这人只是个跑腿的,又没犯什么罪,拿了他也没意思。”
李清臣苦笑应是。
赵孝骞想了想,又道:“老李,你帮我写一封书信,送给大名府柴家,书信措辞严厉一点,警告柴家,玄清观的事,我希望是最后一次了,下次若被我发现作奸犯科,必不轻饶。”
李清臣不解道:“殿下说的‘必不轻饶’,是认真的”
“吓唬他的……”赵孝骞顿了顿,嘴角突然一勾:“也不一定是吓唬,在我这里,丹书铁券有免罪一次的特权,但仅此一次,不可能无限免罪。”
“若有下次,柴家便该知道我的手段了,丹书铁券也保不了他。”
李清臣点头退下,赵孝骞独自站在大狱外,感受着冬天的寒风吹拂过脸庞,脸上皮肤传来刺骨的痛。
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像真的不存在无敌无畏,哪怕是皇帝,也有他忌惮的人和事,赵孝骞如今的权力极大,不仅是兵权,朝堂上说话也极有分量,可他仍然奈何不了柴家。
独自呆立许久,赵孝骞突然叫来了赵信。
“发动皇城司,查一下柴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包括犯事后被官府放过的案子,名下的家资田产,以及柴家在当地的口碑评价等等,事无巨细,查清后报给我。”
赵信躬身应是。
赵孝骞交代过后,便回了郡王府。
半夜被叫醒审问田镜,此时天还没亮,向来懒散的赵孝骞却睡不了着了。
于是赵孝骞回府后径自进了书房,提笔书写奏疏。
原谅归原谅,但事情要说清楚,给柴家留个案底总不过分吧
天亮时分,一道关于柴家涉不法事的奏疏写好,赵孝骞封了漆口,命人送去汴京。
此刻的心情有点膈应,赵孝骞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领地意识比较严重的人,自己的地盘自己掌控,一旦出现掌控不了的人和事,心情就有点烦躁了。
想骂人,但眼前没有倒霉鬼让他骂,自家婆娘就在隔壁沉睡,可她们没做错什么,总不好无缘无故骂她们。
写完奏疏后,郡王府的下人已经开始打扫庭院了,赵孝骞索性不睡了,出了书房在院子里散步。
既然不能拿柴家开刀,赵孝骞只好暂时忘了此事,就当一只癞疙宝爬脚面上,自己被恶心了一下。
脑子里思索着汴京上三军五万兵马到位后,该如何对辽国主动发起战争,这一战,必须把燕云十六州拿下。
可以想象,辽国君臣如今恐怕是压力山大,但大宋其实也没那么轻松。
收复燕云一战,赵煦也是下定了决心,为此一战掏空了家底。
战事如果不顺利,没有达到预定的战果和目标,大宋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将会倒退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