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个上了岁数的老人,默默穿着戚苦玫递来的衣裳,也没什么起床气。
“晋城打来的电话,说有点东西要给村里,问你要不要,回个电话。”
“晋城?是不是姓郭?”许灼揉着眼问道。
“对,他说阿桃哥你知道。”
“我知道了……”许灼进入卫生间,打开水龙头一阵搓洗刷牙。
折腾干净了,这才跟着戚苦玫一同去村委。
路上戚苦玫道:“阿桃哥,你……昨晚几点睡的,怎么睡到现在?”
“今早三点多吧……”
“写东西么?”
“去做贼了。”
“做贼……还有值得阿桃哥偷的东西吗?”
“偷人算不算啊。”
许灼随意说着道,那语气就跟开玩笑似的。
要是平时,不管谁都知道这是许灼在开玩笑。
可戚苦玫听了,内心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
到了村委,她就去忙活了,许灼直接去了电话室。
一路上大大小小村干部都在向他打招呼。
电话打回去,给到了晋城郭家湾,接电话的是老郭郭逢春。
大概意思就是有点杏脯,山楂,干鲜枣,柿饼,核桃,小米,醋,语气说得很委婉,就问许灼这里有没有需要。
许灼开门见山问他是不是要出售。
郭逢春没有立马回答是还是不是,他的回答很有意思。
“要是能帮忙卖一卖最好不过,实在不行,就半卖半送。”
“你啊,算过一船东西从晋城到江南货运费要多少吗?”
“轻货八毛到一块五一个立方,重货四块钱一吨,你上次给我们的那个钱足够用,让乡亲们都得了实惠,这不乡亲们都想谢谢你嘛……”
许灼无语了,这老郭真是越来越圆滑了。
其实哪里能不圆滑么?
这次事情闹得这么大,晋城那的郭逢春起初是没在意的,但后来公社里来人问他是不是认识天授村双桥巷的,这才知道这件大事。
等他了解完事的时候,许灼连发烧都过了。
这时候市面上出现的各种新闻,都是对江南易城百湾镇天授村双桥巷的各种正面新闻,各种对前面报道事情的推翻和批判。
郭逢春被邀请去公社里看电视。
整个公社唯一一台彩色电视。
他在电视里亲眼看到了他熟悉的双桥巷,看到了那熟悉的河,熟悉的码头,还有已经建设起来的双桥菜市场,更看到了这里恐怖的人流量。
这时他只想说老子牛逼,认识的人也牛逼。
不过他随后才明白,公社里找他过来确定这事后,就是为了让他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帮助他们这里“脱贫致富”一下。
郭逢春先前带头把东西送给了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双桥巷。
得来了一大笔回报。
这事盖都没法盖,隔壁公社都知道了。
没办法,他们那旮旯真的就是旮旯。
说在本地算富有了,可真就也是穷得叮当响,比唐僧还正经的一穷二白。
大家真的都很想富起来啊。
就是此刻郭逢春在打电话,公社里大领导们都在听着呢。
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说。
“你都算好了啊?嗯,行吧。这些东西你要什么价格,把货运费什么都给我算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只能跟你说,太高我这里也收不了。”
接下来郭逢春一边报价,他拿着笔一边记。
就拿着名的晋城特产杏脯来说,一分二厘一斤。
一吨加上运费二十五块钱。
贵一点的也只有黄米,也就是沁水小米,三分六厘一斤。
这一吨也只有七十二,加上运费是七十五。
这价格算便宜吗?
不便宜。
这只是底价,成本价,有些东西不能按成本价来算。
比如黄米,那边本地也不缺。
但是有些东西呢,那就不一样了,像是核桃什么的,其实本地很多地方都有滞销,能够多运出去售卖一些,不亏本就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