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姚广孝略微顿了顿,才继续说道:“至于朝廷的催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龙武卫是石门郡唯一的主力卫军,要保证石门郡的安全,还得要靠侯爷,朝廷也不敢逼迫太甚,总能有足够的借口和理由拒绝。”
站在叶白的角度,他觉得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而且以他的眼界和经验,也看不出两人暗中的交锋,只感觉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破开了眼前的迷雾,好像局势变得更加清晰了起来。
正听得津津有味,半点异常都没有察觉,此刻也等着刘伯温如何反驳呢,在他的内心里面,文臣之间的辩论与武将之间的切磋是一样的,道理嘛,就是要越辩越清晰。
刘伯温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叶白一眼,发现他正满脸兴趣盎然的表情,心中微微一动,立马就明白了叶白的心思。
没有直接反驳姚广孝的建议,而是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岳飞,轻声说道:“我等谋臣,不过是出谋划策而已,真正带兵打仗的,还得岳将军等将领们,不如先听听岳将军的意思?”
姚广孝闻言一滞,他可不认为刘伯温是认怂了,不敢与他辩论了,他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
刚刚那番言语,听上去合情合理,但不可否认,他对于右军的战斗力存在着担忧,甚至认为右军与草原骑兵硬碰硬有着战败的可能。
不管作为谋士还是武将,未虑胜先虑败,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他此刻当着岳飞的面说出来,多少有些看不起岳飞等军中将领的意思,无形中就已经得罪了一批人。
别人不清楚,他可是对岳飞的能力有着充分了解的,或许算不得古往今来第一名将,可其对付异族骑兵,那是有着足够经验的,堪称专家。
如今的右军虽然不是曾经的“岳家军”,但是他们需要面对的草原骑兵,也不是曾经的女真骑兵。
质疑其他将领,还能够勉强说得过去,可质疑岳飞,就有些不太合理了,幸亏岳飞不是一个小心眼,此刻的大帐中也只有他们几位,右军的其他将领早就离开了。
大帐中的几人,都是光明磊落之辈,不会在背后阴人,若不然姚广孝得罪的人还要更多。
作为文臣,与武将保持一定的距离,的确是好事,可也不能把人都给得罪了啊,若是那般,日后他在叶白麾下的处境估计就有些不太好了。
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姚广孝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太好看了,他也意识到,不管叶白最终采用了谁的计策和建议,他在与刘伯温的第一轮交锋中已经是败了,这就是差距,不甘心却也不得不承认的差距。
岳飞也没有看透两名文臣的暗中争锋,他对两人也并不了解,刘伯温还好,毕竟共事过一段时间,知道他的能力,可姚广孝,两人今日乃是第一次见面,完全不了解。
被人当面质疑部队的战力,换成任何一个武将,都会有些不舒服,岳飞也不例外,他毕竟不是圣人,只是没有当场表露出来罢了。
听到刘伯温的话之后,相当镇定地说道:“侯爷容禀,草原骑兵的战斗力,末将虽然不甚了解,但末将与游牧骑兵作战的经验足够丰富,有把握应对。”
“右军刚刚成立,缺乏默契,不过士卒们的军心、士气都很高昂,求战心切,军事素养也都不错,末将以为可以与草原骑兵打上一场,再不济也要挫挫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不能如此嚣张跋扈。”
刘伯温和岳飞这一文一武都同意主动出击,与草原骑兵碰上一碰,叶白自然也就有些倾向于他们了,只是考虑到姚广孝,还是转头问道:“姚大人还要坚持之前的意见吗?”
这一问,就将姚广孝给问住了,他刚刚言辞有些激烈,固然是有想要与刘伯温争锋的私心,但说到底,也是为了叶白着想,大部分还是出于公心。
继续坚持,无疑会得罪刘伯温和岳飞,可让他就这样放弃,他也有些不甘心,纠结了片刻之后,还是轻声说道:“侯爷,微臣始终认为敌情不明,不适合决战,但若是小股部队出击,试探一二,甚至让对方吃点亏,也是可行的。”
得,在场的人,都已经听出来了,姚广孝已经有些动摇了,不再那么坚持,只是他依旧不同意大举出动,与草原骑兵爆发正面决战。
“姚大人所言不错,我军刚刚抵达,对于地形环境、敌方战力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大军决战并不可行,末将以为调动全军骑兵,打掉对方的先锋或者偏师即可。”
“不错,姚大人可有掌握草原骑兵的详细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