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这里一直都是提供安葬仪式服务的,以前还有那种传统中式安葬仪式呐,就是戴着个孝帽子,举着哭丧棒,再找几个工作人员冒充孝子贤孙到墓前假装陪哭什么的,这套服务在以前也挺受欢迎的。结果这位老板来了之后就把这些都给取消了,一律改成文明的西式风格了,不许再搞这些所谓的老土气息的东西了。服务人员也一律改穿黑色西装或是女士工作套装,放西洋音乐,不许撒纸钱,不许烧香,只许撑黑伞,戴黑墨镜,捧深色的骨灰盒。
咱们中国人以前管死了人出殡这些安葬仪式活动叫白事,可我们这儿自打这位老板来了以后,凡是有安葬仪式都是黑压压的一片,搞得就跟黑帮聚会似的,但居然也没什么顾客提意见,慢慢的我们也就习以为常了。反正埋的也不是我们的亲人,他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呗。
不过你还真别说,经过他这么一番整顿,虽说失踪案还是时不时的会发生,但我们陵园的销售却大有改观。近处的人是不敢来我们这儿买墓地了,但稍远一些地方的人他不知情啊,再加上广告宣传这么一搞,没用一两年的光景我们这儿就又是车水马龙了起来。有时白天这山沟里还经常堵车呢,你们就说这生意火不火吧。
但人算不如天算啊,生意火了钱也多了,那座大教堂也修好了,可那位洋和尚却迟迟没能请来。据说是违反了什么政策,人家说不许随便请外国的洋和尚来做住持,还吵吵着让他把教堂也给拆了。这我们老板哪能答应啊,他还指着那座教堂挤走张大娘呢。再说那两年来我们这里买墓地的好多人可能就是冲着那座教堂才来的,你现在把教堂拆了那些客户估计也不能答应啊。但人家上边有压力啊,只能想办法变通一下了。
教堂内外建筑装修不变,但对外宣称这不是教堂,只是西式陵园的接待处,这就说得过去了。毕竟连墓地和墓碑都改成西式风格的了,接待处修成西式风格的也不算出圈。
另外教堂既然没有洋和尚也不搞法事活动了,闲着那么大的一座房子也不好,白天当接待室销售处,晚上就当我们保安队的值班室。我们这么多的外地员工不想出去花钱租房子就住在那座大房子里面,反正那里面空间够大,二楼三楼随便收拾收拾就能住下好几十人呢。
可自打我们住进那座接待处之后这邪乎事儿就来了,白天那屋里阴森森地能冻死人,就算是再热的桑拿天,你只要进了接待处那就等于进了冰箱了,准能让你急着找衣服防寒保暖。到了晚上那里就整宿整宿的刮妖风,那风刮的,呜呜的,不光风大而且风声特别地响。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以为是哪里漏风屋子没修好呢,那就堵一堵缺口吧。搬梯子搭脚手架,把那接待处里里外外的边边缝缝又都重新堵了一遍,可以说就剩下门窗没封死了,可那风还是照刮,而且还升级了。以前最多是个四五级的小风,修完一遍之后直接改旋风了,而且就在我们眼前,时不时的就平地起旋风,最多的时候一间屋子里能同时出现三股小旋风。
这还怎么住人啊,员工们都吓坏了,纷纷跑到近处村子里租房子住去了。但我们老板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又不住在那里,只要不耽误他卖墓地就行。而且他对那个接待处白天阴森森的氛围还挺满意的,毕竟来的客人都是办丧事的,适当烘托一下悲哀的气氛也好,总比你搞得喜气洋洋地强啊。
但这么一来我们保安队算是掉井里出不来了,晚上那是我们的值班室啊。虽说以前也得经常到山里巡逻查夜,但回到值班室好歹能歇一会儿,倒换着还能睡一两个小时啊。结果那些日子回到值班室就等于回到了破瓦寒窑,耳朵里一直就得听着风声,身上又冷的要死。我那时候比现在年轻,待在值班室里的时候得穿四条裤子,还得戴着棉帽子才能睡觉。就这还是春秋天,到了冬天那就更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