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献小声说道:“陛下,金国已...已灭。”
王楷闻言,脸色瞬间由白转青。
喉头滚动几下,突然\"哇\"地吐出一口鲜血,溅在龙袍前襟上,如点点红梅。
“陛下!”
殿内众臣惊呼。
王楷抬手制止众人上前,用袖口擦去嘴角血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旨,命各道兵马使即刻率兵入京勤王!”
“另派使者速往倭国求援!”
王楷站起身,声音嘶哑却坚定:“我高丽立国二百余载,岂能轻易屈服?”
“传令加固开京、西京、南京三都城墙,备足粮草。”
“朕要与赵桓决一死战!\"
……
鸭绿江入海口,薄雾笼罩着江面,朝阳将粼粼波光染成血色。
宋军水师统领张俊和副将李宝并肩站在楼船甲板上。
晨雾中隐约可见高丽灰蒙蒙的海岸线。
海风夹杂着咸腥味,吹得张俊的披风猎猎作响。
“都统制,前锋船队已抵达预定位置。”
副将快步走来,甲胄上还挂着夜间的露水。
张俊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一封密信。
火漆上的龙纹印玺在晨光中泛着暗红光泽——这是三日前从临潢府快马加鞭送来的皇帝手谕。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再次确认作战计划:
“水师沿海岸北上,切断高丽与倭国联系。”
“陆军主力从陆路推进,两军于西京城下会师。”
张俊将密信递给身旁的李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终于轮到咱们大显身手了!”
李宝仔细阅读后,毫不犹豫地将密信凑近火把。
羊皮纸在火焰中卷曲成灰,随风飘散在海面上。
“传令各船!”
李宝转身对传令兵喝道,“即刻沿大同江北上,三日内必须抵达西京外海!延误者,军法处置!”
随着号角声响起,庞大的宋军舰队开始调整阵型。
五艘巨大的楼船作为核心。
两侧护卫着数十艘艨艟战船。
更外围则是上百条走舸快艇。
船帆在晨风中鼓胀,如同展翅的巨鸟。
“都统制,前方发现高丽巡逻船!”了望塔上的士兵突然高喊。
张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必理会,继续前进。”
“让高丽人看看我大宋水师的威势!”
……
另一边,李世民亲率的主力大军已渡过鸭绿江。
十万大军如钢铁洪流般碾过高丽边境的丘陵地带,所过之处尘土飞扬。
柳海魅骑在雪白的战马上,紧跟在李世民身侧。
她注意到皇帝的目光频频望向东南方向——那里是安市城遗址所在地。
“陛下,”柳海魅轻声道,“斥候来报,高丽军主力集结在西京,王楷已从开京移驾督战。”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仍望向远方:“安市城...当年唐太宗十万大军在此受阻,粮尽退兵。”
柳海魅心头一跳。
皇帝言语间那种亲历其境的语气,仿佛亲眼见过唐太宗的军队一般。
她正欲询问,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报——!”
斥候飞身下马,单膝跪地,“高丽军在前方十里处设伏,约有两万余人!”
种师道银须一颤:“陛下,恐怕是王楷派来迟滞我军行动的偏师。”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传令赵构,火器营前出”
“张仲熊率陌刀军两翼掩护。”
“朕要全歼这支敌军,震慑高丽!”
军令迅速传达下去。
赵构兴奋地拍马前冲,年轻的面庞因激动而泛红。
他身后,两千火枪手迅速列阵,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前方山谷。
“放!”
随着赵构一声令下,火枪齐射的爆鸣声震彻山谷。
白烟弥漫中,埋伏在两侧的高丽军惨叫着滚落山坡——他们从未见过能在百步外取人性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