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先生和阿杰重逢的故事播出,寻亲节目在行业内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通过节目寻找失联友人的可能性,纷纷向节目组发来求助信息。这一次,节目组收到了一位叫苏女士的求助。
苏女士神情焦急,眼中隐隐泛着泪光说道:“我要找我大学社团的好友阿敏。我们大学时一起在摄影社团,一起背着相机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记录美好的瞬间。
毕业后,我们还一起在一家摄影工作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她为了追求自己的摄影梦想,决定去国外进修,我们约定好等她回来再一起打拼。
可是她出国后,一开始还经常联系,后来慢慢地联系就少了,再后来就彻底失去了消息。我只知道她进修回来后可能在沿海的某个城市发展,继续从事摄影相关的工作,她特别擅长人像摄影,作品风格细腻且情感丰富,在大学时就小有名气。”
寻亲团队成员小郑说:“苏女士,您先别着急。沿海城市不少,我们先列出几个摄影行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像厦门、青岛、深圳这些,然后联系当地的摄影协会、工作室以及相关的艺术展览机构,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成员小齐回应:“好,我这就去收集这些城市摄影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
小郑又对苏女士说:“苏女士,您再仔细想想,阿敏在国外进修时有没有提到过一些特别的经历,或者她回国后有没有可能和以前大学社团的其他同学联系呢?这或许能帮助我们缩小寻找范围。”
苏女士思索良久后说:“她在国外进修时好像提过参加了一个国际摄影比赛,还获得了某个奖项,但具体是什么比赛,我记不太清了。至于大学社团的同学,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联系也不多,不过我可以试着问问看。”
小齐很快整理好了相关城市摄影机构的联系方式,寻亲团队开始逐个联系。小郑联系了厦门的摄影协会:“您好,请问是厦门摄影协会吗?我们在寻找一位叫阿敏的摄影师,她擅长人像摄影,作品风格细腻且情感丰富,之前去国外进修过,回国后可能在沿海城市发展,您这边有没有会员符合这样的特征呢?”摄影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协会会员众多,我不太确定有没有这个人,我在会员资料里查查看,同时也在协会群里问问大家。”
与此同时,小齐联系了青岛的一家知名摄影工作室:“您好,想跟您打听一下,贵工作室有没有一位叫阿敏的摄影师呀?她擅长人像摄影,以前去国外进修过,作品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工作室老板回答:“没印象呢,不过我们这行很多摄影师会互相交流,我帮您问问同行。”
小郑那边联系了一圈下来,暂时都没有收获。这时苏女士联系了几个大学社团的同学,其中一位同学说:“我好像听另一个同学提起过,阿敏回国后在深圳参加过一个大型的摄影艺术展览,说不定在深圳的摄影圈子里能打听到她的消息。”
寻亲团队立刻将寻找重点转向深圳。小郑联系了深圳举办过那次大型摄影艺术展览的机构:“您好,我们在找一位叫阿敏的摄影师,听说她参加过贵机构举办的摄影艺术展览,她擅长人像摄影,作品风格细腻且情感丰富,您能提供一些关于她的信息吗?”展览机构的工作人员说:“阿敏啊,有点印象,她的作品确实很有特点。但我们这儿没有她详细的联系方式,您可以问问当时和她一起参展的摄影师,他们可能更清楚。”
小郑按照工作人员提供的名单,联系了几位当时一起参展的摄影师。终于,有一位摄影师说:“阿敏啊,我知道,她现在在深圳开了一家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就在福田区的一个创意园区里,具体位置我不太清楚,但工作室名字叫‘时光映画’。”
寻亲团队带着苏女士立刻前往深圳福田区的创意园区寻找“时光映画”摄影工作室。在园区里打听了一番后,终于找到了那家工作室。苏女士站在工作室门口,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门。工作室里,一位女子正专注地整理着照片,正是阿敏。
苏女士激动地轻声唤道:“阿敏……”阿敏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与惊喜:“苏苏!真的是你!你怎么找到这儿的?”
苏女士走上前,紧紧抱住阿敏:“阿敏,这么多年没联系,我一直在找你。我太想你了!”阿敏也眼眶泛红:“我也是啊,苏苏。回国后,忙着工作室的事情,和大家联系就少了。”
苏女士松开阿敏,说道:“你这工作室看起来很不错啊。我听同学说你参加了那个摄影展览,就一路找过来了。你在国外进修肯定收获很多吧?”
阿敏笑着说:“是啊,收获特别大,接触了很多不同的摄影理念和技巧。你呢,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两人坐在工作室里,开始分享这些年各自的经历,笑声和感慨交织在一起。
随着苏女士和阿敏重逢的故事播出,寻亲节目再次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和好评。这一次,节目组收到了一位叫郭大爷的求助。郭大爷满是思念地说:“我要找我儿时的邻居小虎。我们小时候天天一起玩,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那时候可开心了。后来我家因为一些原因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刚开始还通信,可后来信件也断了。我只知道他一直留在老家那边,后来好像在当地的一家工厂工作,他特别喜欢唱歌,嗓子特别好,以前在村里的联欢会上经常唱歌给大家听。”
寻亲团队成员小杨说:“郭大爷,您别急。我们先联系您老家那边的村委会,问问村里的情况,再打听一下当地的工厂,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成员小孙回应:“好,我来查找郭大爷老家村委会的联系方式,小杨你负责联系。”
小杨联系上了郭大爷老家的村委会:“喂,您好,是 xx 村村委会吗?我们在寻找一位叫小虎的村民,郭大爷儿时的邻居,他后来可能在当地的工厂工作,特别喜欢唱歌,您知道这个人吗?”村委会工作人员说:“小虎啊,有点印象,但不太清楚他具体情况。现在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我帮您问问村里的长辈们。”
过了一会儿,村委会工作人员回电说:“问了几个长辈,都说小虎以前确实在村里很爱唱歌。后来去了镇上的一家机械厂工作,但那家机械厂前几年倒闭了,之后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小杨没有放弃,又开始联系镇上其他可能相关的工厂:“您好,请问是 xx 工厂吗?我们在找一位叫小虎的人,他之前在机械厂工作过,特别喜欢唱歌,您这儿有没有这样的员工呀?”大多数工厂都表示没有印象。
小孙在网上搜索关于当地的文艺活动信息,看看能不能找到与喜欢唱歌的小虎相关的线索。小孙对小杨说:“我在网上找了找,发现当地有个民间合唱团经常组织活动,说不定小虎会参加,我联系一下他们看看。”
小孙联系了民间合唱团:“您好,我们在寻找一位叫小虎的人,他特别喜欢唱歌,以前在村里就经常表演,后来在机械厂工作,您这儿有没有这样的成员呢?”合唱团负责人说:“小虎啊,好像没这个人。但我们合唱团人员流动也比较大,我在团里问问大家。”
就在大家有些着急的时候,合唱团负责人回电说:“有团员说好像有个叫小虎的,之前在合唱团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好像去邻镇的一家KtV工作了,具体哪家不太清楚。”
寻亲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转向邻镇,开始一家一家KtV打听。小杨和小孙走进一家KtV,小杨对前台工作人员说:“您好,我们在找一位叫小虎的人,他在这儿工作过吗?他唱歌特别好听。”前台工作人员想了想说:“好像有这么个人,不过他已经离职一段时间了,听说去了县城,在一家新开的音乐酒吧驻唱。”
寻亲团队立刻前往县城,在县城里四处打听那家新开的音乐酒吧。终于找到了酒吧,走进酒吧,看到舞台上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深情地唱歌,正是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