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电梯是个空白市场。
连江州房地产建设开发公司都还没意识到高层建筑时代将疯狂来临。
他们迄今建造的所有住宅楼,都是八层以下,主要集中在六层左右的砖混结构。
这是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模式。
反正城市规模周围还有大量的空余土地可以建设,花那么多钱修那么高作甚。
甚至整个江州,目前最高的楼宇就是十五层的皇后餐厅那栋宾馆大楼,然后江大旁边正在修的二十二层全玻璃幕墙酒店大厦,还有去年原本应该投建的工业贸易大厦也是二十多层百米规划,却被让卫东无意中否定了。
他否定的不是大厦,而是这种耗费巨资的大厦不应该是国营模式来修。
然后他自己现在却频频发起高楼建设。
不为别的,这是最容易快速解决住房问题的地产模式,耗费地块也是最少。
当整个内地进入疯狂的房地产时代,肯定会带来电梯行业的超级繁荣。
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三四十年后多半也会随着热潮退去,转入冰河期,但先吃螃蟹的绝对不少赚。
尤启立看好施工电梯,其实是基于他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爆发预测,哪怕他连房地产、建筑公司这些具体的基本常识都不懂。
但在1984年,在绝大多数人,甚至政府官员、相关产业人员都没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看出来端倪。
单凭这,有天眼认证的让卫东也佩服不已。
“你要我怎么相助?借钱、投资免谈,你太能折腾,这种肉包子打狗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干。”
让卫东已经是个成熟的商人了。
再佩服也不会意气用事。
尤启立也傲气:“我不借,我把施工电梯这个项目抵押给你,我已经投资了四十万,半价抵给你,你既然已经在进入地产建设行业,这个项目你用得上。”
虽然只是自己一天的收益,让卫东也不紧不慢:“二十万,我能得到什么?跟一家厂长被抓的分厂扯皮?”
没想到尤启立说:“还记得当时这个施工电梯项目签约仪式的时候,你给我的建议吗,最后我思来想去,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出资十万把这个专利技术买下来,就成了我跟机械厂电梯分厂的委托生产模式,所以出来的两台试制设备也是我的,按照成本估价五万余元,实际市场售价应该在十万元以上,就光是实物跟技术价值已经超过二十万,整个项目其他所有都是附送。”
说着从桌面推过来一份施工电梯的基本资料。
光是看看,让卫东内心已经决定把今天的利润拿来买这个了。
这种能载人载货两吨的齿轮齿条式电梯,最高限度是一百到一百二十米,也差不多就是二十多层的高度范围内。
自己拿来就可以给老耿他们用。
更不用说自己还具备的商州机械厂、江大机电专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自己消化搞定这个电梯项目?
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的说等等,经过同意后开门把资料给老耿先衡量下有没有必要。
自己坐回来,学着池世明那种思路,从对话讯息里面扒拉有效内容:“二十万打半价卖,你现在的资金问题很严重吗?”
果然,尤启立无可奈何:“上面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忽冷忽热,这些银行借贷人员更是翻脸不认人,这次银根紧缩其实从去年底就开始,我也一直在避免成为皮包公司打击对象,结果这些蠢货这次搞一刀切!”
说起来又有些愤慨:“今天开始,银行对资金都只进不出,只要见到有款过户就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扣下抵债,这简直就是杀鸡取卵!”
让卫东分享创业经验:“说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你拿到些资金贷款,就应该先搞点短平快,积累些自有资金,就不会这么被人随便拿捏了。”
尤启立也是百折不挠的:“对,经验教训吧,所以我再把手里的一批船只抵押给你,购买合同是五十三万,我只要你三十万,实际上这批船舶只要顺利进入江州航段,就能价值上百万。”
每天都赚二三十万的让卫东,就不会被这种天上掉下来馅饼砸晕。
完全不为所动:“顺利进入江州航段?这些船在哪里?岸上摆着放下水就能赚几十万,这么好的事儿你怎么没完成?”
尤启立无可奈何:“我还在看守所的时候就构想过,商州跟江州的发展都离不开长江航运,如果能建立一支自己的船队,将会大大提升朝着长江沿岸运输的能力。”
让卫东终于按捺不住表情目瞪口呆。
泥煤……你是真敢想啊。
可他又知道这思路是真的没错。
如果没有自己,江州市从计划单列以后,全力支持推出的第一位民营企业家,就应该是那位船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