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特意与阿柔夫人有过一次交谈:“近日,有书商来到公安县大肆售卖镇江老辕的书籍,我瞧着这些书颇受追捧。”
此时,吴阿柔正看着三四岁的小阿斗追着圆球嬉戏。刘备又问:“夫人可识字?阿斗年纪也不算小了,是不是可以教他识字?”
吴阿柔微笑着,她不仅识字,还十分喜爱阅读镇江老辕的书。
刘备闻言,便询问阿柔是否知晓镇江老辕究竟是何许人。“此人隐居江东,足不出户,却能洞悉天下大事,熟知天下英雄,当真是个神人。”
阿柔神色平静,淡淡说道:“不过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日三餐,饿了进食,困了就寝。”
阿柔这般淡然的态度,令刘备心中纳罕:“此人绝非寻常之辈!夫人在江东时,是否听闻过他的事迹,亦或是见过此人?”
阿柔并未透露镇江老辕的秘密,而是将阿斗唤至身边:“乖孩子,跟母亲到屋里去,咱们认几个字,好不好?”
吴阿柔和刘备成亲以来表现得那么温柔贤良,即便身边有江东车骑将军孙权派来的百余侍从护佑,她也从不骄傲。这些侍从虽个个武艺高强,却在阿柔夫人的约束下,乖乖听从赵云的管理。
闲暇之时,阿柔全心照料刘备,精心为他准备一日三餐,仔细打理刘备的穿戴行头。其余时间,便悉心陪伴阿斗。
虽说阿柔对刘备提及的镇江老辕兴趣寥寥,未能给刘备提供多少情绪价值,但刘备也挑不出她任何错处。
刘备只有再想别的办法。
一日,刘备与关羽、张飞相聚,诸葛亮也在席中。诸葛亮内心并不愿参加这兄弟三人饮酒聚会的场合。诸葛亮很知道刘关张三人义气深重、感情笃厚,他身处其中,难免格格不入。
然而,刘备为了显示不排挤诸葛亮这个年轻人,总是执意带诸葛亮参与兄弟间的聚会。
刘备喜好享受,他组织的聚会自然少不了歌舞表演与丝竹之乐。张飞好酒,刘备还特意准备美酒佳人。诸葛亮一向躬行节俭,却拗不过上司刘备的喜好。被刘备拉着喝酒应酬,诸葛亮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好在席间,三兄弟聊起了镇江老辕写的书,在诸葛亮看来,这勉强算得上是有文化内涵的娱乐活动。
刘备问:“二弟、三弟,你二人最近可读过镇江老辕新出的三册书?” 关羽读过,张飞则未曾翻阅。
关羽捋着长须,笑问:“可是那位在江东声名远扬的写书先生所着?此前,他曾写《死对头们》一书,讥讽曹操?” 刘备点头称是。
但关羽的笑容收敛,神色忽然变得庄重,又道:“这位先生还写过《大哥》一书。”
关羽内心其实十分欢喜,他对书中管云长的故事喜爱有加。若不是镇江老辕此前在书中对大哥的形象刻画略有瑕疵,在关羽心中,镇江老辕便是一位完美的写书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