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莫拱手上前道:“皇上,微臣与陆大人李大人是为了刺客事件而来。”
“那三位爱卿有何见解?”宗政玉祯很平淡的问道。
“这…”面对女皇如此淡薄的语气,三人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起。
这时,一位太监走了进来跪下道:“皇上,靖王、大将军、刑部尚书求见。”
“喧。”
“是。”太监一俯身就起来,慢慢退出去。
很快,三人都进来了,见到女皇,赶紧撩袍跪下:“微臣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三人起身站在右侧,与比他们早来的那三人面对面。
“薛爱卿,查的如何?”宗政玉祯问道。
薛华拱手出列道:“微臣照皇上的吩咐,把京城所有地方盘查个彻底,发现了很多可疑的线索”
“继续。”
“据臣推算,那批刺客分八组人马混进京城,而且还在八处不同客栈落脚。”薛华汇报道。
“臣在一处破庙搜到了一颗罕见的明珠。”靖王走了出来,从袖口里摸出一个小方盒。
老总管很明理的赶紧下台阶双手接过小方盒,回头交给了皇上。
“这是臣盘问时有位知情人士说曾经见过几个行迹可疑的人在半夜进了这处破庙,于是就搜到了这颗明珠。”靖王如实说道。
宗政玉祯打开小方盒,一道亮眼的光芒随即射出来,着实有些吓到宗政玉祯。看了看盒里光亮的一颗大明珠,宗政玉祯用两指夹起珠子放在眼前端详。
如此大颗的大明珠,把下边见的大臣看愣了,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明珠,比夜明珠还大,真是神奇了。
宗政玉祯瞧了瞧,将大明珠放在左手心里握住,使出内力一捏。这动作把下边的大臣都差点惊呼了,皇上这是要把大明珠毁了。
果然,宗政玉祯摊开玉手,大明珠变成了粉末,在大臣们心里暗自喊可惜时,意外的,瞧到粉末里居然有张纸条,大伙这才恍然大悟,对女皇更是另眼相看了。
宗政玉祯用受伤的右手拿起纸条,把左手心里的粉末撒掉,然后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有三个字:杀正姬。
宗政玉祯放下纸条,道:“高卿家,把那几家封了的客栈都放了,年关将近,不可扰得到处人心慌慌。朕相信,刺客事件与他们无关。”
“是。”高明抱拳应道。
“薛卿家,把军队也撤了。”
“臣遵旨。”薛华拱手一鞠躬。
“皇叔,近日辛苦你了。”宗政玉祯由衷的感谢道。
“无碍。”靖王笑了笑不以为意道。
宗政玉祯欣慰的点点头,她的皇叔始终都是在全心全力的辅助自己,她真的很感激。
“各位卿家,都先回去吧,将近年关,卿家也该好好休息休息。”宗政玉祯这次是微笑道。
“可是皇上…”陆中日还想说什么,却被靖王一个眼神止住。
“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刺客事件等休沐完毕,朕再与众卿家商讨。”宗政玉祯说道。
“那…皇上可知那位救驾的侍卫?”李国仲偷偷瞧着皇上的神情。
“众卿家,如果没有其他事,可以退下了。”宗政玉祯直接赶人。
“是。”其他人识趣地退出御书房。
皇上既然不想说,他们做臣子的自然不敢再问,虽然大家都对那位莫名出现的侍卫很好奇。
待大臣离去,宗政玉祯无奈的笑了笑,没想到连老大臣也这么喜欢凑热闹。
深夜,守夜的御林军照常的戒备森严巡逻,步伐很有规律的响在宁静的深夜中。刺客事件后,太上皇不放心,于是加派了侍卫全天护驾,所以承乾殿前两侧也分别站了好几名侍卫站岗,换作以前多了一倍人力。
虽然宫廷戒备更森严,但还是难不倒某人,在漆黑寒冷的夜空,某人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她的目的地。
古亦贤从侧处的窗口闪进皇帝的寝宫,照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宫女点晕了。有一点古亦贤纳闷,为什么她来了两次都没瞧见那四个她认识的宫女呢。其实她不知,平时她们只要侍候完主子睡觉就不用守寝了,这是主子在还是公主时就定下的规矩。虽然现在当了皇帝,可还是不让她们四个守寝,可能是习惯了。
轻手轻脚的靠近龙床,虽然这是古亦贤第二次偷偷闯进皇帝寝宫,但她还是觉得心虚,毕竟自己现在跟一小偷一样。
“祯儿应该睡了吧,我这样偷偷看她伤好了没有就行。”古亦贤喃喃自语,她现在可还没有什么脸面去光明正大的对着祯儿。
轻挑开玄黄帐帘,当古亦贤一探进头要瞧她的心上人时,整个人突然猛瞪大眼僵住了,她赶紧用手捂住自己的嘴,防止失声惊叫。
那么,她看到了什么,她以为皇帝此刻已经睡了,因为她这次进宫特意比上次偷偷闯进来的时间晚一个时辰。可是,她看到了女皇依靠在龙床上,下身盖着玄黄被,手里拿着一本书翻阅着,明摆着女皇根本就没睡,而是一副等自己到来的模样。
宗政玉祯放下手中书,调皮的勾了勾嘴角道:“亦贤这次变聪明了,懂得自己捂自己的嘴。”
※※※※※※※※※※※※※※※※※※※※
招式奇怪没关系,能打赢就去好招式,反正我们又不是研究金庸武侠的
古亦贤是女人,哭很正常,而且心上人可是受伤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