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明侦查队描述,瓦刺西部的湖泊位于群山之间,土地降雨比较多,可以用来耕作,就是可以耕作的面积太小,几个只能养活二十几万人口,若是合理的利用湖泊灌溉,生存的人口可以翻一番。
瓦刺北部的北海地区,虽说降雨比较少,可是土地比较湿润,但是天气特别冷,比东北三司还冷。据当地原住民描述,一年到头只有四五个月天气是比较温暖的,只要有人愿意住,凭着那边广袤的土地,一年种一季庄稼,能养活一百多万人是很轻松的。
虽然蒙古高原主要都是草原和荒漠,只要大明能在这两个地方安家落户,就不会再有游牧民族袭击中原的情况了。
在这里驻扎十几万明军,那个部落不服打那个,让每个部落都如芒刺在喉,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各个方面莫然都想到了,但莫然还是相信人多力量大的,随行的文武百官都看了莫然的方案。
在大家的一致奉劝莫然多多考虑情况下,蛮荒之地天气恶劣无常,庄稼和百姓生存难以得到保障。千百年前的汉唐也曾搞过这样的做法,但终究化外之地还是化外之地。
莫然坚定的摇头,我大明的做法和汉唐不一样,大家看到莫然帝如此大的决心,也只能退儿求其次。
根据大家的介意,莫然从中选出两点意见最好的补充了进去,一个就是“分封解体蒙古诸部落”,另一个就是“优势互补缔结和平”。
分封解体蒙古诸部落,是甘州指挥使张济提出来的,准许蒙古各部落酋长,把自己的财产和子民赏赐给各个儿子,不再是以前的直传一个儿子,当然远嫁的女儿也可以有丰厚的陪嫁。
这个做法就如同汉朝的推恩令,封地和财产不变,可是持有权利的贵族增多了,大家手中的资源自然就少了。这样就形成了地方权利无法威胁中央的局面。
优势互补缔结和平是慧子的主意,就是在大明的修筑的城池里,在明军的保卫下,牧民可以赶自己的牛羊过来,用来换取粮食和生活用品,当然贸易肯定要公平合理,赚点钱肯定是要有的,但不能往死里坑人家。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为何老是南下中原去侵犯掠夺,还不是为了抢一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以前中原王朝总感觉自己物产丰富,不屑于这些满身羊骚味的牧民打交道,实在是被人家堵在家门口了,狠狠的修理一顿后,才老老实实的和人家和做一段时间的好朋友。
千百年来,不是人家过来抢劫,就是中原王朝跑过去反击人家,说到底是人家物资匮乏,肉虽然好吃,但天天吃肉,换做谁都会害怕的。
如今“食全食美”酒楼推荐的牛羊肉系列常常因找不到食材而发愁,羊肉还好。特别是牛肉,作为耕田的好助手,一般不是老到不行,没人愿意卖。
如今刚刚好拿大明多余的丝织品、茶叶、瓷器、粮食、盐巴来换取蒙古人的牛、羊、马匹和皮革,虽然买来卖去很麻烦,可大家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后,也不至于拔刀子互相砍啊!
莫然对这两个介意都很喜欢,虽然慧子说的未相如也说过,可在不公平的环境下,大明每笔交易都有风险,因为草原人随时可以把买卖转换为抢劫,这次战争就为了这个。
如今这个环境下,大明再举行这种交易,肯定是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