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会查案吗?”獬獬怀疑道。根据这么多时日的相处,他应该可以确定教授不会。</p>
奚桐嘚瑟道:“遇到什么事情都架不住运气好,我来之前还在看一部超长的探案百科剧,可惜不知哪一年才能看到完结。正所谓有始有终方为圆满,不过还好我活得久,应该能等到它结束的那一天。”</p>
“我怎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咱们明明天天都在朝夕相处的呀。”獬獬问道。</p>
奚桐露出一个诚挚的笑容,带着欣赏的语气字正腔圆认真说道:“它叫——《名侦探柯南》”</p>
獬獬:“……”</p>
走访一圈,獬獬大致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疑惑道:“夫人,我们为什么要管这个?又不是闲得发慌。”</p>
“不。”奚桐摇头无奈道:“我是真的有点闲得发慌。”</p>
獬獬不说话。呵呵,你开心就好。</p>
看着路两边的水田,奚桐说道:“这个时节,快要插秧了吧?”</p>
獬獬面向春暖花开的田野,观察过后说道:“还有一阵子呢。那咱们什么时候回去?”</p>
奚桐看看天色,道:“下午吧。先去李财主家附近转一转,再去李大平家打听打听。”</p>
傍晚,朱寿昌才知道母亲居然带着党叔去了城南,他既希望母亲多出去走走,又怕母亲掺和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面会有麻烦。</p>
“那娘亲,你查出些什么没有?”朱寿昌只能这般问道。</p>
奚桐得意道:“自然,你娘亲出马,岂会空手而归。”</p>
端起一个空茶杯一移,奚桐道:“先说这李大平。李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排在最中间不受重视,性子又胆小不爱出头,听说七岁那年走丢了他爹娘都没发现,还是第二天被好心人送回去的,那个好心人就是去世不久的李财主。”</p>
“难怪了,别人说李财主死了之后他比李家那两个儿子哭的都伤心,想必十年来都在李家,日日相伴,感情颇深。”朱寿昌又“咦”一声,奇道:“娘亲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那么久了,连衙门里的官差都没打听出来。”</p>
奚桐嫌弃道:“那些官差提着刀往那儿一站,板着脸跟要拿人去衙门似的,能问出什么来。这些事是我们今天去河边买鱼的时候碰见李大平的二姑夫的三女婿的……”</p>
“三女婿的二表哥。”獬獬提醒道。</p>
“对,就是二表哥。”奚桐点头道。</p>
“买鱼做什么?要跑那么远。”朱寿昌问道。</p>
“不找个合理合法正大光明的由头怎么套近乎?谁会直接把自己村子里的事告诉外人?”奚桐说道。酒楼茶馆推销东西,都是套话问东西的好时机。</p>
朱寿昌:我觉得和官差没关系,要是我去应该也问不出来。</p>
“那问题还是在李家自己头上。”朱寿昌接着分析李家,“李仁是个秀才,他出生时李财主还没发迹,盼着他好好读书光耀门楣,可这么多年读着读着,他也只是个秀才,他爹已经成了一个大财主。耗费多年光阴在书本上,他既没有弟弟的经验也没有他的经商头脑,兄弟关系愈发不和。”</p>
奚桐道:“李财主当年让他读书也是有道理的,听闻李仁三岁就知道捧着书本傻乐,启蒙识字后也被夫子夸赞天资聪颖。李财主在妻子临去前答应要让他们兄弟过上好日子,一边供李仁读书,一边带着李善经商。哪知李仁越长大越没了小时的那股灵气,李善倒是个商业奇才,帮着老爹将家业越做越大。”</p>
“一般分家都是长子占多数,可李家的家业也有李善打下的一份,兄弟不和也说得过去。”朱寿昌琢磨着,又忽然想起来问道:“娘亲你这些消息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母亲连他三岁时在做什么都不一定能记得多少。</p>
“城南开茶摊的薛老头曾经在李仁夫子的学堂看过门。李家这两兄弟闹得,早就有许多人在等着看笑话了。”奚桐抿嘴道。</p>
突然感觉自己还是太年轻的朱寿昌问道:“那母亲觉得现在应该从何处查起?”</p>
奚桐举起右手,伸出食指。</p>
朱寿昌看母亲比出个一,忙问道:“可是有一个收获?”</p>
奚桐说道:“不,我是说真相只有一个。昌儿,你好好接着查,娘亲做好吃的支持你。”</p>
朱寿昌:“……多谢娘亲。”我可真是太感动了。</p>
喜欢快穿之改造二十四孝请大家收藏:()快穿之改造二十四孝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