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桐一向很喜欢宋仁宗,愿委屈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被臣子喷一脸唾沫还能容忍的皇帝太少。</p>
在接受到的记忆中,宋仁宗很受百姓爱戴,有一次黄庶夫妇去佛寺上香都能听到有百姓祈求上苍能赐给官家一位健健康康的皇子。有仁心,方能得民心。</p>
还是很奇怪,獬獬:“教授,你怎么突然这么有事业心?这不像你。”</p>
奚桐叹声长气,无奈道:“你数清刚才几个孩子吗?七个,整整七个。上场凑个排球队还能剩一个替补,衣食住行进学嫁娶得多少钱啊!”</p>
别人家养孩子若是一个无底洞,他们则遇到了一片无底坑。</p>
獬獬顿时紧张起来,教练这么一说,压力好大。</p>
养孩子很难,养一群孩子,难上加难。</p>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满满当当一大桌吃食,奚桐还没来得及感叹富庶人家的腐败生活,只见一个孩子夹一筷子,一盘子菜就空了。</p>
奚桐举着筷子默默换了个方向。</p>
老大黄大临今年十岁,很有大哥风范,吃着饭还要照看弟弟,最小的弟弟筷子都使不好,只好搂在怀里一口一口喂。老二黄庭坚,未来的大文人如今尚是一个八岁小豆丁,喷着蛋羹香喷喷的吃着。老三黄叔献和老四黄叔达是一对双胞胎,长得很像,今年六岁。老五黄苍舒挨着老六黄仲熊,一个被大哥搂在怀里,一个被大哥放到身边夹菜照看。两人牙才长齐,一个四岁一个三岁。</p>
最小的黄小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六个月大由奶娘照看,饭桌上见不着。</p>
一群孩子将满桌子菜吃得干干净净,家中规矩不多,一群孩子吃饭时仍忙着叽叽喳喳聊天,奚桐吵的耳朵疼。</p>
“咳咳!”獬獬在孩子面前有着一家之主的威严,咳嗽一声,立时鸦雀无声。</p>
六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獬獬捋着下巴上的胡须道:“安静,为父有件事情要同你们说。为父改任青州通判,你们收拾收拾,随为父一起上任。山高路远,且做好吃苦头的准备。”</p>
年岁较大的黄大临和黄庭坚若有所思,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青州在哪里,没什么反应。</p>
獬獬如今的名字叫黄庶,二十五岁便中了进士,若在旁人家,定要赞一声年少有成。然这是文风最盛的宋代,唐宋八大家占了六位还几乎都在这一时期,且黄庶出自分宁黄家,乃是书香世家。黄家耕读传家重视求学,收藏书建学馆,教育家族子弟,单是黄庶父亲那一辈同族兄弟十三人便有十人中第。</p>
旁人家求而不得的进士在黄家简直就像大白菜,随随便便就能扎堆。</p>
因此,家中小辈从小就在老家读书,与父母聚少离多。幸而族中兄弟姐妹众多,黄庭坚兄弟不觉寂寞,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父母,见个几次身边总是要多一个弟弟,孩子们就更不觉得寂寞了。</p>
听到父母要带他们去上任,长子黄大临眼中含着期盼,“我们全都随爹娘去青州?那学业怎么办?”</p>
獬獬早有打算,说道:“一同去。学业爹爹亲自教你们,何况我大宋不乏饱学之士,不会让你们读不了书。”</p>
奚桐也道:“一家人就是要齐齐整整。”</p>
沉默,良久的沉默。獬獬和奚桐说完之后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俩,饭桌上慢慢酝酿出尴尬。</p>
对于根本不知爹娘做什么青州又在哪里的孩子来说,他们完全不能理解此去的意义,总之爹娘要他们去,他们跟着便是了。</p>
明白意思的黄大临不自觉望向二弟,黄庭坚聪慧有有主见,兄弟们对他都很服气。此时的黄庭坚却恍若未闻,一心扑在面前的饭菜上面。</p>
吃饱喝足,送走一排儿子,尴尬的饭桌终于清净了。</p>
不患寡而患不均,奚桐在孩子们临走前摸了兄弟中最小的黄仲熊,夸奖了两句,就见剩下五个孩子皆仰头望着她,眼中闪烁着名为“期盼”的光芒。</p>
奚桐一时不忍回绝,挨个夸奖鼓励摸头一连串服务,然后,她感到了嘴干口渴。</p>
喜欢快穿之改造二十四孝请大家收藏:()快穿之改造二十四孝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