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千岁(三)
探花郎在金銮殿上一朝得罪陛下,龙颜大怒,一句话将人贬斥到东厂,封从三品大中大夫,提督宾客。好歹全了文人脸面,未加阉刑,成了全东厂唯一一个真男人。
这是放在台面上的羞辱。东厂督主从接到任令起就阴雨连绵。阉人的命不是命,一众小太监无不战战兢兢,生怕老祖宗一个雷霆之怒折腾下面的人。
探花郎到东厂那天,除了被派出来接人的内室少监,还有许多隐蔽在各处探头探脑隔岸观火的,如意微微扫视了一眼,一众乌衣官服各色品阶的宦官,或遮遮掩掩或光明正大,都朝这处看来。如意对着来迎接的年轻宦官轻施一礼,语气拿捏得格外温文尔雅,“有劳这位少监带路。”
那宦官脚步一滞,甚至后退半步,似乎极其不适应文人对他们施这样的礼。他轻咳一声,原本刻薄的神色也和缓下来,“不敢受大人此礼,大人请随奴婢来吧。”
如意抬脚跟上,对着几个露头的小子柔柔一笑,惹来几声压低的轻呼,前头那位少监的脚步也慌乱了一瞬间。
跟着人跨过几座院落,碰见不同的太监,如意都一一打过招呼,一边毫不隐瞒地环顾四周。东厂并没有外人所传一般形同九幽炼狱,除开那些特设的刑房监狱,这里也就是一座庞大的院落,假山荷塘,花木林鸟,明亮宁静,也并没有多少异味,许是宦官晓得自己因残疾不同常人,故而更爱干净些,四处时刻有寺人扫洒,后头的住处也晾晒着被褥——和任何一处大户人家似乎没有多少区别。
如意想了想,突然开口问:“劳驾问一句,咱们东南角是不是有尚膳监?”
前头带路的少监没预料到他会开口问话,且还是这样的问题,脚步一顿,才应了一声:“是。”
如意就更加满意。
又走了一阵子,终于到了督主的独院。如意留意了一下,这里也不过伺候的人多了几个,更加幽静些,并没什么特别强烈的杀伐气。
跨进正房门,带路的少监立刻跪下复命,得了允后才站到主座上的男子身后侧。
打眼一看就知道谁是这里的主子。屋子正中是一张铺着金丝软垫的酸枝木镶螺钿贵妃榻,两侧是两架紫檀雕花立柱方几,上头摆着两只博山香炉,里头燃着细而淡的香料。一人懒散地盘腿歪在榻上一侧,手肘枕着一只软枕,手里正翻看着一份卷宗。
“如意?”座上人一袭紫色蟒袍,脸色是搽过脂粉的白,削薄红唇勾出一抹阴郁的笑意,“这名字听着跟个丫鬟似的。”
他抬起头,仔细端详着站在面前的男子,“这张脸也跟个女人似的——你不会就是个女扮男装的吧?”
如意半垂着眼睫,笑容始终诚恳而恰到好处:“小生并非女子,千岁若不信,可差人验看。”
裘鸾哧笑一声,也不知是何意,随意挥了挥手,“行了,谅你个探花郎也不敢欺瞒性别。你可算是陛下钦点的咱家手底下头一号的文人,进来出去的别丢了东厂的脸。”此处时他又顿了顿,支起身子,眼睛狠狠一眯,透出些凶狠,继续道:“往后住在厂里头,仔细着你的狗命,甭管你是探花,进了咱家的手底下,就得提着脑袋办事!”
如意拱手一礼,足够恭敬而不谄媚,“谨尊千岁命。”
裘鸾被他这半点文人傲气也没有的样子弄的有些无奈,看了他一会又靠回去,闲聊起来:“怎么没带行李?”
如意回答:“小生辗转多年,向来是到了一处全部置办新的,省的搬运旧物。”
裘鸾暗中翻个白眼,也不知如何想的,清嗤了一句:“真是不知勤俭持家。”
如意道:“蒙千岁教诲。那不知千岁安排小生栖身何处?”
裘鸾道:“怎么,你还要挑拣一番?”
如意说:“小生得封提督宾客,自然唯千岁安排是从。只是小生私心想要随侍千岁,故有此问。”
裘鸾反倒有些惊奇:“随侍本督?你且怎么个随侍法?”
如意笑了笑,上前几步接过茶壶,给他续了茶水,递到裘鸾面前,自上而下垂睫看着他,眼睛里仿佛蕴含着深蓝色的星河:“千岁身边的人怎么随侍,小生就怎么随侍。”
裘鸾被他惑了一瞬,只觉自己仿佛被那眼神从头到尾洗礼了一遍,回神时暗骂自己一句,心下却是对他起了几分说不出的提防。
“……即便你有此心,本督也不敢任用,否则天下学子都要朝本督吐口水了。”裘鸾清了清嗓子,眼神又沉下来,隐隐挂上东厂督主的逼人气势,“本督给你安排的地儿你就老老实实住着,没事儿少来惹本督的眼。”
如意又后退到安全距离,笑盈盈回了一句“是”,便跟着先前那个少监去找自己的房间。
这督主可比白朝阳难打发多了。
皇城里头腥风血雨里过来的,什么样的阿谀奉承没见过,怕是所有嘴脸在他这里都是一样何况这里的律法本就赋予了一定的杀人自由,自己那点杀孽在他们眼里怕是算不得什么。这位督主身上是经手过无数腌臜才沉淀出的阴郁杀气,能止小儿啼哭怕是不甚夸大。
如意笑了笑,眼睛里闪烁着跃动的光彩,对着经过的小伙者又是一笑。
如意进了东厂就开始置办自己的家当。除却衣饰,他甚至定制了一架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一套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一台雀首衣架。工匠做好了本可送货上门,奈何一听送到东厂,便说什么也不肯送了。如意无奈只能就近找了几个不当值的阉军,一起合力运了回去,末了还请了几人一顿海鲜小宴。
平日里裘鸾仿佛忘记他的存在,他也乐得清闲自在,闲来无事逛逛东厂,四处窜一下,靠着一张好脸皮和温言软语,跟好些小宦官结了善交,仗着不当值,经常溜出去给他们带些东西。他也总是十分神奇地能够拿到一些别人拿不到的东西。受了责罚的半夜发烧想吃外头的汤面,他转身就能给变出一碗街头的正味,再哄孩子似的哄着吃了。跟小宫女好上了的半个多月没有消息,他回头就能从宫里拿出手书和信物,活像只锦鲤。日常给家里寄份例的无颜面回去,他就拿着钱亲自上门,也不知说了什么居然让家里松口要儿子回去吃饭。更别提三五不时在群居的院子里摆大汤锅做鸡鸭牛羊,各种稀奇古怪的吃法挨个来。
如意并非为人,他或许有超脱生死和世俗的与世界法则较劲的优越,却没有作为生灵对于同类的优越。所有人在他眼里都只是一些生命形态,并不因外形结构或者物质地位而有所区分。他做这些,仅仅是出于同住一个屋檐下,多些人多些热闹的自嗨心理,哪怕承担这些人的人生他也并不觉为难,更何况这些小事在如意看来并不是难事,更不是过命的大恩,只他跑一趟动动嘴皮子的功夫。
但于这些被不当人看惯了的阉人而言,却是再难得不过。都说太监油盐不进,少了一部分就少一个弱点,但他们的命门往往更加直接也更加致命。要住了他们的心,便是命也付得起。相比起一些自诩大丈夫的伪君子,与他们相处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符合如意的规则。
所谓回报,一份真心换一份真心,付出和索取一定符合自己的价值衡量。
如意懂他们,虽然没有怀抱目的地发射爱心——他甚至不认为这些算发射爱心,但这些小萝卜头一口一个“先生”地喊他,他也就相当坦然地接受了,然后依旧无所事事地游荡在东厂和禁宫里。